一、来源与危害。草地贪夜蛾属于新侵入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可造成危害损失30%-40%,甚至更大。2019年1月传入我国以来,扩展蔓延迅速,目前已在我省南部几个地市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局部暴发危害风险较大,对我县夏玉米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幼虫特征。幼虫有6个龄期,体长1~45毫米,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典型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倒Y形纹。可归纳为头顶“八万”,尾挂“四饼”。
三、危害特点。一是特别能吃危害重。三龄以后食量大增,可将整株玉米叶片吃光,并且贪吃不忌嘴,危害作物种类多。二是特别能生发展快。30天可完成1个世代,1头雌蛾存活10天可产卵1500粒。三是特别能飞蔓延快。顺风时速可达50多公里。
四、防治措施。要抓住低龄幼虫(3龄前)的防控最佳时期,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今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
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
2、化学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四氯虫酰胺、虫螨腈等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避免使用高毒农药,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以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