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鄢陵县委 鄢陵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意见》(鄢发〔2015〕15号)和《鄢陵县人民政府关于鄢陵县教育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鄢政〔2016〕50号)精神,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中小学校,合理解决县城区学校大班额和全县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加快推进全县中小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特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鄢陵县辖12个乡镇386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全县共有公办中小学151所,在校生82745人,教职工5559人。其中高中2所,在校生8366人,教职工698人;成建制小学132所,在校生54031人,教职工2341人;教学点60个,在校生2762人,教职工546人;公办初中17所,在校生17586人,教职工1974人。
“十二五”期间,我县逐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结合各乡镇城镇化发展进程,实事求是调整学校布局,基本解决了小学布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和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有效缓解了师资紧张的现状。但是,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增加等因素,造成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乡镇中小学校办学规模逐步减小,微型学校、微型班级不断增多,同时个别乡镇中小学校布局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求。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改扩建一些办学规模小的学校,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正确处理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校、稳步推进。在切实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健康发展。
三、规划原则
(一)坚持循序渐进与节约资源原则。根据我县的人口流动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要求和标准,立足当前实际,适应未来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点,确保规划的全局性、科学性和稳定性,避免重复建设,严防结构性浪费。同时根据财力许可和实际需要,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全面改薄”、长效机制资金、初改工程等资金统筹考虑,合理使用,优先用于规划保留的学校。对规划撤并的学校,不再安排投资项目。
(二)坚持就近入学与规模适度原则。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000米(不含寄宿制学校)。小学办学规模原则上每级2—4班,新建小学每级4班以上,每班45人;初中原则上每级4-8班,新建初中每级8班以上,每班50人。生均用地面积初中不低于26平方米,小学不低于22平方米。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原则上对不满100人的学校和教学点予以撤并,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
(三)坚持整合资源与力求效益原则。撤并和改扩建一批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尽可能在现有学校、特别是基础条件较好的学校扩建,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向人口集中的区域发展,打破乡镇区域界线,方便学生上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四)坚持积极稳妥与注重实效原则。布局调整采取逐年推进、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分年消化或先撤并高年级段,再撤并低年级段的办法有序进行,避免“一刀切”。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交通情况、人口覆盖状况和人文因素,对于行程较远、交通不便的中小学校暂时保留。按照先建后撤、边建边撤的方法,使保留的学校能够容纳并入学校的学生,教育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正常需求,避免因撤点并校造成学生流失、辍学和上学难等现象发生。
四、总体目标
通过调整教育结构、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别,从根本上缓解人民群众强烈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在县城,结合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改建、扩建、新建一批标准化学校,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在城郊,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寄宿制中小学校,满足乡村农民子女进城就学需求;在乡镇,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建设一批寄宿制中小学校,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高中城市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
到2020年,在县城区逐步实现“2、4、14”( 2所高中、4所初中、14所小学)普通教育办学布局。县城郊新建初级中学1所、改建1所,新建小学3所;全县农村中小学撤并3所初中、25所小学;全县农村完成35所寄宿制小学建设任务。
届时,全县共设置公办中小学校145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初中16所(城区初中4所,即鄢陵县初级中学、鄢陵县第二初级中学、鄢陵县实验中学、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初中部;乡镇初中12所);小学124所(城区小学14所,即鄢陵县实验小学、安陵镇中心小学、安陵北街小学、安陵镇新庄小学、鄢望路街小学、安陵镇轩岗小学、县教育园区小学部、柏梁镇六湾小学、柏梁镇岗底张小学、产业集聚区小学、人民路小学、马栏镇唐庄小学、马栏镇于寨小学;乡镇小学113所);小学教学点56个。
五、分年度具体实施规划
(一)县城区
1、基本情况
鄢陵县城区常住人口16万人,共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高中2所,即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初中4所,即鄢陵县初级中学、鄢陵县实验中学、鄢陵县第二初级中学、鄢陵县二高初中部;小学10所,即鄢陵县实验小学、安陵镇中心小学、安陵镇北街小学、安陵镇新庄小学、安陵镇轩岗小学、柏梁镇六湾小学、柏梁镇岗底张小学、柏梁镇王岗小学、马栏镇于寨小学、马栏镇唐庄小学。现有教职工2100人,在校生30000人。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新建教育园区初中部,3级40轨,新增学位6000个,鄢陵县实验中学整体迁入,校名仍为鄢陵县实验中学;将鄢陵县职教中心整体迁入鄢陵县实验中学原址,职教中心原址改建为鄢陵县人民路小学,6级10轨,新增学位3000个。
2018年:新建教育园区小学部,6级12轨,新增学位3600个。
2019年:新建产业集聚区小学,6级10轨,新增学位3000个。
2020年:新建鄢陵县鄢望路小学,6级10轨,新增学位3000个;改扩建鄢陵县第二初级中学和安陵镇新庄小学,新增学位1000个。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高中2所: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初中4所:鄢陵县初级中学、鄢陵县实验中学、鄢陵县第二初级中学、县二高初中部。
小学14所:鄢陵县实验小学、鄢陵县人民路小学,鄢陵县教育园区小学部、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小学、鄢陵县鄢望路小学、安陵镇中心小学、安陵北街小学、安陵镇新庄小学、安陵镇轩岗小学、柏梁镇六湾小学、柏梁镇岗底张小学、柏梁镇王岗小学、马栏镇于寨小学、马栏镇唐庄小学。
(二)柏梁镇
1、基本情况
柏梁镇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现有教职工440人,在校生5603人。初中1所,即柏梁镇第一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12所,即柏梁镇中心小学(寄宿制)、柏梁镇六湾小学、柏梁镇岗底张小学、柏梁镇文范小学、柏梁镇漆井小学、柏梁镇袁拐小学、柏梁镇小王庄小学、柏梁镇陈家小学、柏梁镇张坊小学、柏梁镇滕岗小学、柏梁镇党岗小学、柏梁镇黄龙社区中心小学;教学点7处,即姚家教学点、孟家教学点、柏梁镇实验小学教学点、大路王教学点、王岗教学点、林家教学点、安庄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并王岗小学,改制为教学点,四、五、六年级分流到岗底张小学,一、二、三年级保留在原学校。
2019年:黄龙社区中心小学改为寄宿制。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学校
初中1所:柏梁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2所:柏梁镇中心小学、柏梁镇黄龙社区中心小学。
成建制小学10所:柏梁镇六湾小学、柏梁镇岗底张小学、柏梁镇文范小学、柏梁镇漆井小学、柏梁镇袁拐小学、柏梁镇小王庄小学、柏梁镇陈家小学、柏梁镇张坊小学、柏梁镇滕岗小学、柏梁镇党岗小学。
教学点7个:姚家教学点、孟家教学点、柏梁镇实验小学教学点、大路王教学点、王岗教学点、林家教学点、安庄教学点。
(三)陈化店镇
1、基本情况
陈化店镇辖26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现有教职工210人,在校生2519人;中小学校、教学点13所(处),其中初级中学1所,即陈化店镇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9所,即陈化店镇中心小学、陈化店镇东明义小学、陈化店镇云杜小学、陈化店镇双堂小学、陈化店镇赵寨小学、陈化店镇王岳小学、陈化店镇所村小学、陈化店镇伍子小学,陈化店镇西明义小学;教学点3处,即陈化店镇杨刘小学教学点、陈化店镇丁集小学教学点、陈化店镇黄陵小学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陈化店镇中心小学、东明义小学小学变更为寄宿制小学,撤并杨刘小学教学点,学生分流到中心小学、东明义小学。撤并西明义小学五六年级,2018年变更为教学点,学生分流到东明义小学。
2018年:撤并伍子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分流到东明义小学小学,云杜小学、双堂小学变更为寄宿制小学。
2019年:撤并赵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双堂小学、云杜小学。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中1所:陈化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4所:陈化店镇中心小学、东明义小学、云杜小学、双堂小学。
成建制小学4所:赵寨小学、所村小学、王岳小学、伍子小学。
教学点3个:丁集小学教学点、黄陵小学教学点、西明义小学教学点。
(四)大马镇
1、基本情况
大马镇辖34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人。现有教职工269人,在校生5149人。中小学校、教学点共14所(处),其中寄宿制初级中学1所,即大马镇第三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8所,即大马镇中心小学、大马镇实验小学、瞿湾小学、王店小学、葛村小学、三道河小学、韩营小学、吕梁小学(其中,大马镇实验小学为寄宿制学校);教学点3处,即坡田教学点、贤庄教学点、陈寨教学点;私立小学两所,即大马镇第一私立小学和朱店实验学校。
2、调整规划安排
2018年:坡田小学变更为成建制学校,中心小学变更为寄宿制小学;
2020年:葛村小学和韩营小学变更为寄宿制小学。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中1所:大马镇第三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4所:大马镇实验小学、大马镇中心小学、葛村小学、韩营小学。
成建制小学5所:瞿湾小学、王店小学、三道河小学、吕梁小学、坡田小学。
教学点2个:贤庄教学点、陈寨教学点。
(五)马栏镇
1、基本情况
马栏镇辖50个行政村,总人口8.6万人。现有教职工370人,在校生5896人。初中2所,即马栏镇第一中学、马栏镇第二中学;成建制小学18所,即马栏镇中心小学、马栏镇实验小学、马栏镇杜郎小学、马栏镇议台小学、马栏镇大田小学、马栏镇拐子小学、马栏镇牛集小学、马栏镇刁河小学、马栏镇胡中小学、马栏镇西甫小学、马栏镇周营小学、马栏镇袁庄小学、马栏镇杨庄小学、马栏镇郑庄小学、马栏镇乐陵小学、马栏镇唐庄小学、马栏镇于寨小学、马栏镇老小学;教学点4处,即崔马教学点、梁老教学点、贾庄教学点、康王庙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并马栏镇第二中学,改制为中学教学点,九年级学生集中到马栏镇第一中学;
2017年:撤并马栏镇康五庙小学,改制为小学教学点,三、四、五、六年级分流到马栏镇老庄小学;
2017年:改扩建牛集小学为寄宿制小学;
2018年:改扩建实验小学为寄宿制小学。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学校
初中1所:马栏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2所:马栏镇牛集小学、马栏镇实验小学;
成建制小学16所:马栏镇中心小学、马栏镇杜郎小学、马栏镇议台小学、马栏镇大田小学、马栏镇拐子小学、马栏马栏镇刁河小学、马栏镇胡中小学、马栏镇西甫小学、马栏镇周营小学、马栏镇袁庄小学、马栏镇杨庄小学、马栏镇郑庄小学、马栏镇乐陵小学、马栏镇唐庄小学、马栏镇于寨小学、马栏镇老小学。
教学点4处:崔马教学点、梁老教学点、贾庄教学点、康王庙教学点。
(六)南坞镇
1、基本情况
南坞镇辖26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现有教职工264人,在校生3584人。中小学、教学点15所(处),其中初级中学1所,即南坞镇第一初级中学;完全制小学8所,即南坞镇第一中心小学、南坞镇第二中心小学、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秦岗小学、刘圪垱小学、牛薛小学、孙老小学、北坞小学;教学点6处,即彭庄教学点、田庄教学点、党庄教学点、岗苏教学点、关庄教学点、杨树湾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并牛薛小学,改制为小学教学点,四到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孙老小学;中心小学改为寄宿制。
2018年:撤并党庄教学点,学生分流到南坞镇第一中心小学;第二中心小学、孙老小学改为寄宿制。
2019年:撤并岗苏教学点、杨树湾教学点,学生分流到南坞镇第二中心小学;第三中心小学、北坞小学改为寄宿制。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级中学1所:南坞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5所:第一中心小学、第二中心小学、第三中心小学、北坞小学、孙老小学;
成建制小学2所:秦岗小学、刘圪垱小学;
教学点4个:田庄教学点、关庄教学点、彭庄教学点、牛薛教学点。
(七)彭店镇
1、基本情况
彭店镇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现有教职工274人,在校生5213人。初中1所,即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14所,即彭店镇中心小学、彭店镇第二中心小学、彭店镇李家小学、彭店镇古城小学、彭店镇凤岗小学、彭店镇南岗小学、彭店镇刘庄小学、彭店镇王铁小学、彭店镇殷坡小学、彭店镇栗园小学、彭店镇陈家小学、彭店镇探庄小学、彭店镇代岗小学、彭店镇孟庙小学;教学点8处,即彭店镇郜村铺教学点、彭店镇孙庄教学点、彭店镇慕寨教学点、彭店镇刘拐教学点、彭店镇谢坊教学点、彭店镇韩老教学点、彭店镇范家教学点、彭店镇洪沟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销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附设六年级,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彭店镇中心小学和彭店镇古城小学;撤销彭店镇韩老教学点,学生分流到彭店镇王铁小学;撤销彭店镇范家教学点,学生分流到彭店镇李家小学;撤销彭店镇洪沟教学点,学生分流到彭店镇陈家小学;撤销彭店镇代岗小学改制为代岗教学点,一二年级保留原学校,高年级学生分流到彭店镇中心小学;撤销彭店镇孟庙小学,学生分流到彭店镇刘庄小学和彭店镇中心小学。
2018年:彭店镇殷坡小学改为寄宿制。
2019年:彭店镇第二中心小学改为寄宿制。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中1所: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2所:彭店镇第二中心小学、彭店镇殷坡小学;
成建制小学10所:彭店镇中心小学、彭店镇李家小学、彭店镇古城小学、彭店镇凤岗小学、彭店镇南岗小学、彭店镇刘庄小学、彭店镇王铁小学、彭店镇栗园小学、彭店镇陈家小学、彭店镇探庄小学;
教学点6个:彭店镇郜村铺教学点、彭店镇孙庄教学点、彭店镇慕寨教学点、彭店镇刘拐教学点、彭店镇谢坊教学点、彭店镇代岗教学点。
(八)陶城镇
1、基本情况
陶城镇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6.7万人。现有教职工305人,在校生5452人。初中1所,即陶城镇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12所,即陶城镇中心小学、陶城镇实验小学(寄宿制)、陶城镇明理小学、陶城镇三岗小学、陶城镇代张小学、陶城镇追岗小学、陶城镇黄庄小学、陶城镇葛庄小学、陶城镇十室小学、陶城镇前席小学、陶城镇大宋小学、陶城镇仓头小学;教学点5处,即陶城镇后路教学点、陶城镇孙庄教学点、陶城镇蒋寨教学点、陶城镇赵庄教学点、陶城镇闫庄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陶城镇实验小学七年级合并到陶城镇初级中学;陶城镇十室小学、陶城镇三岗小学、陶城镇前席小学、陶城镇黄庄小学、陶城镇追岗小学六年级学生合并到陶城镇实验小学;陶城镇大宋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流到陶城镇实验小学;陶城镇后路小学、陶城镇孙庄小学、陶城镇赵庄小学、陶城镇蒋寨小学四年级学生分流到陶城镇实验小学;
2018年:陶城镇仓头小学建成寄宿制;
2019年:陶城镇追岗小学建成寄宿制;
2020年:陶城镇代张小学、陶城镇黄庄小学、陶城镇葛庄小学、陶城镇大宋小学由成建制小学调整为教学点,前三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分流到陶城镇追岗小学,陶城镇大宋小学四年级学生分流到前席小学;撤销陶城镇蒋寨小学教学点、陶城镇赵庄小学教学点,其学生分流到陶城镇仓头小学。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中1所:陶城镇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3所:陶城镇实验小学、陶城镇追岗小学、陶城镇仓头小学;
成建制小学5所:陶城镇中心小学、陶城镇前席小学、陶城镇三岗小学、陶城镇明理小学、陶城镇十室小学;
教学点7处:陶城镇后路教学点、陶城镇孙庄教学点、陶城镇葛庄教学点、陶城镇代张教学点、陶城镇黄庄教学点、陶城镇闫庄教学点、陶城镇大宋教学点。
(九)马坊乡
1、基本情况
马坊乡辖41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现有教职工379人,中小学生4961人;中小学校、教学点20所(处),其中初级中学1所,即马坊乡第一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12所,即马坊集小学、马坊乡第一小学、孙村小学、晋门小学、左岗小学、七里桥小学、马贡小学、姚家小学、后杨河小学、丁庄回民小学、营岗小学、程岗小学;教学点6处,即马坊寨教学点、卜岗教学点、胡庄教学点、半截岗教学点、骆家教学点、前彪教学点;私立小学1所,即育龙小学。
2、调整规划安排
2016年:撤并后彪教学点,学生分流到马坊乡第一小学(寄宿制);撤并马坊三中,学生分流到马坊一中;原马坊三中改为程岗小学,变更为寄宿制学校。
2016年:半截岗小学、胡庄小学变更为教学点。
2018年:马坊集小学变更为寄宿制学校;撤并前彪教学点,学生分流到马坊一小。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中1所:马坊乡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3所:马坊乡第一小学、程岗小学、马坊集小学;
成建制小学9所:孙村小学、晋门小学、左岗小学、七里桥小学、马贡小学、姚家小学、后杨河小学、丁庄回民小学、营岗小学;
教学点5个:马坊寨教学点、卜岗教学点、胡庄教学点、半截岗教学点、骆家教学点。
(十)望田镇
1、基本情况
望田镇辖 30个行政村,总人口 4.5 万人。现有教职工 255 人,在校生4500人。初中1所,即望田镇第一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8所,即望田镇中心小学、望田镇新色学校、望田镇钟楼寺民族学校、逊耕学校、黄家学校、店东刘小学、李庄学校、翟刘学校;教学点3处,即靳屯小学教学点、王庄小学教学点、晋庄小学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销孙寨小学、边王小学,学生分流到新色学校;撤销郭寺小学、任庄小学,学生分流到望田镇中心小学;撤销老范店小学,学生分流到翟刘小学;翟刘小学、望田镇中心小学、新色小学改为寄宿制小学。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学校
初中1所:望田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3所:望田镇新色学校、望田镇中心小学、翟刘学校;
成建制小学5所:望田镇钟楼寺民族学校、逊耕学校、黄家学校、店东刘小学、李庄学校;
教学点3个:靳屯小学教学点、王庄小学教学点、晋庄小学教学点。
(十一)张桥镇
1、基本情况
张桥镇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人。现有教职工336人,在校生4254人。中学2所,即张桥镇第一初级中学、张桥镇第二初级中学;小学13所,即张桥镇镇直小学、张桥镇冯岗小学、张桥镇沙滩小学、张桥镇岗陵寺小学、张桥镇新东小学、张桥镇中心小学、张桥镇罗庄小学、张桥镇好汉小学、张桥镇育红小学、张桥镇潘庄小学、张桥镇后张小学、张桥镇苏墩小学、张桥镇丁岗中心小学;教学点6个,即张桥镇康庄教学点、张桥镇后厦教学点、张桥镇东许教学点、张桥镇屈庄教学点、张桥镇碱岗教学点、张桥镇水坑教学点。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销张桥镇二中,学生分流至张桥一中或三中;育红小学改为寄宿制学校。
2018年:撤销碱岗教学点,并入张桥镇丁岗中心小学。
2019年:张桥镇好汉村小学、张桥镇冯岗小学改为教学点;丁岗小学改为寄宿制。
2020年:镇直小学改为寄宿制学校。
3、布局调整后保留学校
初中2所:张桥镇第一初级中学、张桥镇第二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3所:张桥镇镇直小学、张桥镇育红小学、张桥镇丁岗中心小学;
成建制小学8所:张桥镇沙滩小学、张桥镇岗陵寺小学、张桥镇新东小学、张桥镇中心小学、张桥镇罗庄小学、张桥镇潘庄小学、张桥镇后张小学、张桥镇苏墩小学;
教学点7个:张桥镇康庄教学点、张桥镇后厦教学点、张桥镇东许教学点、张桥镇屈庄教学点、张桥镇水坑教学点、张桥镇冯岗教学点、张桥镇好汉村教学点。
(十二)只乐镇
1、基本情况
只乐镇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现有教职工285人,中小学生4850人,中小学校教学点18所(个),其中初级中学1所,即只乐镇第一初级中学;成建制小学8所,即只乐镇中心小学、只乐镇实验小学、只乐镇复生学校、只乐镇顺羊中心小学、只乐镇安赵小学、只乐镇寺东张学校、只乐镇罗东小学、只乐镇王建平学校;教学点9个,即只乐镇岗周学校、只乐镇后杜学校、只乐镇袁堂学校、只乐镇观台学校、只乐镇庄刘学校、只乐镇沈寺学校、只乐镇小东学校、只乐镇野岗学校、只乐镇小营学校。
2、调整规划安排
2017年:撤并只乐镇第二初级中学,学生分流到只乐镇第一初级中学;撤并只乐镇小沟孙学校,学生分流到只乐镇中心小学;只乐镇第二初级中学更名为只乐镇实验小学;撤并只乐镇常寨小学,学生分流到只乐镇实验小学。
2018年:只乐镇中心小学、只乐镇复生学校、只乐镇顺羊中心小学改建为寄宿制小学;撤并只乐镇小营小学,学生分流到只乐镇中心小学。
3、布局调整规划后保留的学校
初中1所:只乐镇第一初级中学;
寄宿制小学4所:只乐镇中心小学、只乐镇实验小学、只乐镇复生学校、只乐镇顺羊中心小学;
成建制小学4所:只乐镇安赵小学,只乐镇寺东张学校、只乐镇罗东小学、只乐镇王建平学校;
教学点8个:只乐镇岗周学校、只乐镇后杜学校、只乐镇袁堂学校、只乐镇观台学校、只乐镇庄刘学校、只乐镇沈寺学校、只乐镇小东学校、只乐镇野岗学校。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鄢陵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方案(2016—2020年)》是完成教育强县目标的重要举措,县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发改、财政、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全县中小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保中小学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科学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目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全县总体发展规划,认真做好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切实做到职责划分清晰,责任要求明确。对每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制定工作台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各级班子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的责任目标管理体系。
(三)强化督导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县政府将定期对全县中小学校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实行定期听取汇报和工作运行通报制度。对领导不力、行动迟缓、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和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