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全县教体系统预防未成年学生溺亡工作,县教体局牢固树立“零发生”目标意识,严明五项举措,不断提高预防未成年学生溺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一是增强防范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救命”意识,牢记“布置了不等于落实了,抓过了不等于抓好了,没有发生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三个不等式。引导各镇中心校、县直各学校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防范意识,主动作为、严防死守,做到“没问题常抓、小问题大抓、有问题真抓、过去的问题当现在的问题抓、别人的问题当自己的问题抓”,全力做好预防未成年学生溺亡工作。
二是加强教育宣传。把预防未成年学生溺亡工作纳入安全教育整体工作之中,充分发挥课堂安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学生掌握防溺亡知识,切实做到“六不”。运用宣传栏、宣传横幅、手抄报、LED电子屏、移动终端等载体,宣传推送防溺亡常识,提醒学生加强个人防范。组织各镇、各学校利用传统媒体和短视频、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开展防溺亡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家校互动。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家校沟通渠道,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履行监护责任,督促家长知晓学生行踪。向全县所有学生家长发放《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告知书等,提醒家长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掌握溺水时正确的自救施救方法等。通过短信、微信等,在周末、节假日、暑假的每天上午11时至16时推送“四提醒”,做好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减少溺亡事件发生。
四是配合排查整治。协同配合政法、公安、水利等相关部门,在重点地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开展不间断巡查巡护,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建立风险隐患台账。推动落实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最大程度防范未成年学生溺亡事件发生,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体系,全力提高防范能力。
五是压紧压实责任。指导各镇中心校、县直各学校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担责的工作局面。积极配合属地镇、村(社区)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形成联防联动机制,共同构筑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的安全防护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