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从本职抓起、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干起,建立健全领导带头、组织协调、问题清单公示、服务进展跟踪、问题办结销号、督查考核推进等工作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每月组织局属25个业务股室和17个二级机构等单位走出机关,走进企业、走近基层,拿出实际举措,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和群众,展现了新时代市场监管人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累计为企业办实事219件,收到服务企业高度好评。
我为群众优服务。创新“服务型”执法理念,推动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让市场监管执法更有“温度感”“人情味”。以方便企业、群众满意为突破口,在原有的“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模式下,实施“证照联办”、“证照同销”、企业迁移“跨省通办”“跨市通办”“免证可办”、“电商服务”等工作。日前,某公司因经营需要从周口市扶沟县迁入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我局接到企业迁入申请后,积极主动与该公司原登记机关通力合作,打破固有的准迁--迁出--迁入--变更串联程序,直击企业办事的堵点和痛点,通过电话联络、档案邮寄、业务平台数据流转等方式办理,将“企业两头跑”变为“机关内部转”,实现了电子档案线上迁移,纸质档案内部流转,把原来3到5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办完该企业的跨市迁移。企业申请人在拿到执照时说:“感谢你们的高效率服务,你们的办事态度和办事速度让我们感觉温暖,为你们的服务点赞!
我为群众守安全。坚持全覆盖、零死角,全力推进防风险、保安全,坚持检查在先、教育在先、警示在先,强化源头治理、风险防控,坚决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四大领域安全监管底线,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未发生事故和负面舆情。2023年3月成功通过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复审验收。日前,我局依法对鲁某的农资点进行检查,经查,当事人所销售的腐植酸螯合生物磷肥含有施立松原料,能够化解土壤板结,且当事人与群众签订的购肥合同上显示的“凭此证农民可以享受公司所提供的农业技术跟踪服务,享受国家相关的惠农政策”宣传内容为随意编造。依法对鲁某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不合格肥料、罚款21万元的行政处罚。此案件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我为群众解难题。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我局在银企间架设起信任、合作、互利的桥梁,充当银行与企业的联络员、服务员,积极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并深入企业一线走访,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用心用情与企业家心贴心交流。立足企业发展需求,根据金融政策,从信贷产品的名称、利率、受惠群体、贷款额度等方面逐一推敲,量身打造融资产品,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目前已建立了拥有38家企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动态,争取我县具备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已帮助一家企业达成了100万元的专利融资合同,实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零的突破。
我为群众护利益。聚焦消费投诉热点,深入挖掘“12315”消费侵权线索,对消费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切的消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共受理消费维权投诉举报事件135起,调解结案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20.60万元。加强与文旅部门业务衔接,在全县打造放心消费示范单位,鄢陵建业大食堂在我局业务指导下,以“6S”标准化管理模式为抓手,按照“规划引领、标准管控,示范先行、全程可溯,建管并重、彰显特色”的工作路径,重细节、抓落实,多措并举,牢守企业生产经营底线,荣获“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下一步,鄢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通过开展惠企政策宣传、业务工作指导等多种方式,真正做到问需于企、精准服务、纾困解难,使政策暖心、经营安心,全心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