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一座城市一张影响力强、含金量高的名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也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自许昌市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启动以来,鄢陵县始终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立方案、建机制、强监管、齐共治等举措,对标对表,查遗堵漏,全力推进食安创城工作有序平稳进行。
一是高位推进抓部署。按照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百日攻坚行动”誓师大会总体要求,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委书记专题批示,县长专题部署,分管县长带队督促指导,县政府常务会议、政府周交办将创建工作列为重点交办事项。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制的创建领导小组,采取定期听取汇报、下发提醒函、现场督导等方式,统筹推进全县创建工作,以创则必成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决心、真抓实干的作风,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
二是部门联动聚合力。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牵头抓总、指挥调度、督导协调作用,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凝心聚力抓创建。9个行业部门按照职责打造验收示范点位;6个督导组分业态深入点位开展日督导和业务指导;各镇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重点部位开展创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三是精益求精抓点位。对创建过程中的690个食品相关点位,按照业态和工作职责,分解到9个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工作标准,专责专人打造提升。同时,加强对点位的专业指导,从各行业主管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派驻企业,集中时间,对照标准,查漏补缺,提升完善。同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辅导,提高企业责任意识。
四是齐抓共管促双赢。聚焦源头治理,抓好绿色生产。开展统防统治270余万亩,建成省级农产品生产全程追溯点16个、认证绿色食品15个、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等称号。聚焦重点问题,抓好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夜市餐饮、自动售货机、食用盐、小麦粉等专项整治 ,抽检餐饮食品33批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235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78条,查处违法行政案件37起,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聚焦过程防控,抓好主体责任。制作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示牌,明晰“三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职责,持续做好“三件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健全完善“三本账”(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台账),开展日常督促、动态管理,食品安全隐患实现精准防控。
五是探索创新抓示范。在“互联网+明厨亮灶”基础上,建成鄢陵县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纳入平台监管食品经营单位200余家。加强“6S”管理到“7S”管理提升打造,完成提升改造单位464家。建成餐饮示范街2条、餐饮示范集聚区2个。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的规下食品生产企业1家、先进质量管理模式5家;参照药品生产标准建设厂房5家。
六是铺天盖地抓宣传。强化社会面宣传,充分调动各镇及成员单位的力量,各镇在重要路口、街道、墙体门店等位置张贴、设置宣传标语、宣传画5000余个;创建主要成员单位机关大院全部设置固定宣传版面。所有点位全部张贴创建指标中涉及野生动物、餐饮浪费、诚信经营方面的标语,重点点位设置固定宣传版面;沿街门店玻璃张贴创建宣传腰线5000份;强化行业宣传,组织交通、通讯、银行、医院等单位,通过公交车、出租车、LED屏、手机短信等载体和媒介循环播放宣传,提高宣传质效。同时,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在全县中小学家长群全部转发给《携手共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致全市广大城乡居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高创建知晓率。
下一步,鄢陵县将持续以许昌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总抓手,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为高标准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