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鄢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始终将“整改”二字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直面制约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查摆检视,狠抓问题整改,以整改落实的成效确保了主题教育实效。
注重方式,推动问题找准找实。对照中央提出的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结合中心职能定位,依托“四下基层”“平战结合”活动开展,通过自己找、上级点、群众提等多种方式,用好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设立的“意见箱”,用活线上“好差评”评价系统和“码上监督”平台,实现了线上监督与线下双重监督的深入融合,企业群众可以全方位、多渠道对政务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了把问题找准找实。同时,我们将问题形成清单,并细化整改措施,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推进和销号式管理。全面推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牵头,相关股室具体落实,班子会议研究、分析、部署整改整治工作格局,确保了问题真整改、问题实整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查摆问题7条,制定整改措施21条,目前全部问题已整改到位。
注重效果,推动事项办理便捷化。聚焦向群众要问题、向企业问需求,把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提质的“第一课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持续提高综合窗口建设水平,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审批服务模式。目前,大厅共设置了67个窗口,通过优化整合,将部门设置的小“一窗”变成按事项集成审批的大“一窗”,推进综合受理“一窗化”,现设置通用综合窗口3个,综合窗口占比100%;协同推进“一类事”增值服务。围绕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注销等66个事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为企业群众量身打造“一件事一次办”的增值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企业开设全链条一日办结,营业执照半小时领取;充分发挥项目集中审批优势,打破互为前置条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分环节流转”变为“一体化循环”,全面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针对审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确保每个审批环节一次通过,每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超过22个工作日”。做实“一网办”,打造“新媒体+政务服务”模式,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编发“十万个怎么办”系列办事教程,将办事的专业术语“翻译”成“百姓语言”,真正让办事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目前,我们共编发了27期“十万个怎么办”。
注重立制,推动立改深度融合。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突出“当下治”、注重“长久立”,着力在常抓长治上下足功夫,健全完善一批管长远、固根本的长效机制,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政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向基层延伸,打造鄢陵县政务服务“金字招牌”,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鄢陵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鄢陵县开展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工作实施方案》《鄢陵县政务服务陪跑帮办规范标准》《鄢陵县政务服务窗口日常工作考核管理标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标准》等配套制度,提高了大厅服务规范化水平。为推进线下服务场所标准化,我们全面设置综合咨询窗口、综合办事窗口,规范预约服务,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容缺受理”工作机制,服务质效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