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秋粮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期。此阶段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玉米螟、棉铃虫、黏虫是玉米中后期常见的虫害,同时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虫害。赤眼蜂是这类鳞翅目害虫的天敌。
8月21日,鄢陵县农业农村局在南坞镇刘圪垱村、张桥镇和寨村利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放蜂球,以防控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用安全绿色的生物手段为玉米产量保驾护航。
据了解,赤眼蜂是一类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寄生于鳞翅目害虫的卵中。赤眼蜂雌蜂在农田中主动寻找害虫卵,在其内产卵。新孵化的赤眼蜂取食寄主卵液,最终杀死寄主卵,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防控效果在85%左右。
无人机投放的是赤眼蜂放蜂球,球里装着赤眼蜂的卵卡,每张卡上有2500—3000头赤眼蜂卵,一亩地只需放4个球,就可以有效防控玉米螟。赤眼蜂放蜂球使用的是环保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既可以减少害虫危害,也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作物农药残留,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此次共计投放赤眼蜂放蜂球8000个,对我县2000余亩玉米地开展赤眼蜂防螟免费作业,以示范推广应用这项绿色防控技术。
利用赤眼蜂防控虫害,是我县“以虫治虫”、实施绿色防控示范带动的重要措施,也是2024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除了投放赤眼蜂、使用生物诱剂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技术外,还要在田间应用高空灯、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实现“虫口夺粮”,确保玉米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