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秩序监管、市场主体责任落实和社会共治格局构建,多措并举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鄢陵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诚信优质消费环境打造工作,把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作为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订《鄢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任务等。二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专班长的工作专班,高位推进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工作。三是创新网格化监管。科学划分网格,根据行政区域、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等因素,将监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明确责任人,实现监管责任到人、到岗。建立健全企业监管信息档案,构建诚信经营网格化监管信息档案,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为网格化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市场准入。全面推行“一网通办”等服务模式,设立“代办帮办”企业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印章免费刻制”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533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349户,农合社51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133户。
三、强化重点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以群腐工作为契机,强化计量、食品、价格等重点领域监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市场有人管,市场有规则”。一是强化价格监管,聚焦宾馆住宿、商业零售、景区景点、餐饮酒店等重点行业和重要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今年以来,检查市场主体665户次。二是强化计量监管,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检查计量器具经营主体646家,检定计量器具1028余台件,检查流动摊贩76家,计量器具118台,办理计量违法案件1起。常态化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发放2000份量值小标签。实行“一秤一员”管理模式,在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配备公平秤,每台公平秤配备一名管理员,并制作了“一场一人”公示牌。三是强化食品监管,围绕重点产品、重点主体、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夜市食品、肉类等各类专项整治18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368户,排查隐患293个。截至目前监督抽检1602批次,完成全年计划的93.68%,其中不合格55批次,全部进行了核查处置。
四、强化信用监管,提升监管实效。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以信用监管为依托的新型监管机制,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为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一是信用监管+互联网,助力精准画像。依托协同监管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全面归集涉企信用信息,实施差异化监管。截至目前,共归集各类信息18679条,其中行政处罚74条,行政许可4233条,抽查检查信息366条,部门公告4条,行政确认37条,行政征收13965条。二是信用监管+双随机,形成监管合力。充分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制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企业制定不同抽查比例或数量,开展差异化监管。截至目前,抽查目前共发起任务208起,完成168起。三是信用监管+放管服,做到包容审慎。打造信用监管闭环,实现全链条监管,有效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不断强化企业自我信用约束,积极营造经营主体“守信、塑信、复信、用信”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对因未年报标记经营异常状态6044条,帮助经营主体修复信用1954条。
五、强化多元化解,推动放心消费。一是畅通诉求渠道。坚持有诉必接、接诉即办、快速回应,闭环规范工单处置流程,有效化解消费纠纷。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共2530起,其中投诉1209起,举报285起,咨询246起、12345政府热线投诉580起,来信举报件21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8万元。二是推动源头化解。通过引导增加ODR企业助力解决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之间的服务沟通、投诉处理等多项问题,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消费者诉求解决的效率。目前已建成ODR企业227家。
六、强化案件查办,打击违法行为。以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为抓手,重点查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虚假宣传、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一批重大违法案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160起,其中食品类案件95起、产品质量类案件16起、商标侵权类案件6起、两品一械案件24起、证照类案件2起、合同案件1起、广告案件6起、价格案件5起、计量案件4起、特种设备案件1起。
下一步,鄢陵县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职能手段,引导督促经营主体加强信用自律,推动诚信优质消费环境打造工作协同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