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鄢陵县干线公路上,一幅机械轰鸣、人勤春早的养护图景正徐徐展开。自春季养护会战启动以来,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路域环境提质年”为抓手,用“绣花功夫”为县域公路进行全方位“体检”和“理疗”,让条条动脉焕发新活力。
一是精修细整塑筋骨。在G230国道养护现场,大型挖掘机正对路肩边坡进行深度修整,铁齿犁过之处,板结土层瞬间变得松软平整。紧随其后的养护工人们手持铁锹,以道路标线为基准,将路肩边坡塑造成整齐划一的45度斜面。“这种机械开道、人工收边的组合拳,提升了作业效率,统一的斜面能保证边坡的排水功能。”现场技术员介绍道。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标准化整修56公里,修复边坡冲沟23处。
二是见缝插绿织锦绣。在省道223线补植现场,工人们实施“精准补绿”。针对不同路段特点,采取法桐、楸树差异化配置,运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法,确保新老苗木无缝衔接。工人们前面栽树后面及时补水,提升新补植的300株法桐和楸树的成活率。如今,车行路上,层次分明的绿化带犹如律动的五线谱,奏响春的乐章。
三是标线换新保畅通。在双洎河大桥,养护人员正用机械车施划导向标线。随着设备精准移动,液态涂料在桥面凝结成明黄的“安全盾牌”。针对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次会战特别采用掺入玻璃珠的反光材料,夜间可视距离提升50%。截至目前,已完成36座桥梁、35处平交路口的标线更新,施划面积达6200平方米。
这场春季养护会战,不仅让公路“颜值”“气质”双提升,更织就了一张畅通出行的安全网。随着后续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鄢陵的绿色动脉必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