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部门信息
县教体局:以“严”字当头,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09 08:31】   【阅读次数:】  【字号: 】  【我要打印

2025年以来,鄢陵县教体局积极响应许昌市教育局学校食堂“三一”模式改革部署,组织全县116所公民办学校全面推进食堂自营改革,通过规范成本管理、严控食材质量、压实监管责任,切实将“办群众满意餐厅”的承诺落到实处。其中,鄢陵县海棠路小学创新推行“严抓食材验收、守住安全源头”管理模式,以两起典型案例处置为抓手,为全县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一、严控成本,筑牢改革基础

改革伊始,鄢陵县便明确“质优价廉、安全放心”核心目标,要求各学校严格遵循餐费管理规定:食材成本占比不低于65%,人工及运营成本(含水电、燃料、人工等)控制在30%以内,剩余5%专项用于餐厅设备升级。通过优化用工配置、压缩中间环节,全县学校食堂已初步实现“让利于生”。海棠路小学通过“源头管控食材质量”,成为改革中保障“价实相符、质优量足”的典范。

二、创新验货机制,守好“入口第一关”

“学生餐安全,源头在食材;食材安全,关键在验收。”海棠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耿根强。该校组建20名教师轮岗验货队伍,经专项培训后全员掌握水果品级区分、蔬菜新鲜度判断等全流程验收标准。每日清晨,2名轮岗教师代表与2名餐厅工作人员、2名食材配送公司人员组成“三方验货小组”,对照采购清单逐项核查品类、规格、新鲜度及检疫证明,签字确认后方可入库;对易变质或需明确等级的食材,额外增加“抽样品尝”“品级核验”环节,形成“教师监督、多方协同、流程闭环”的验收体系。

三、典型案例处置,彰显“零容忍”态度

9月30日,海棠路小学“三方验货小组”在验收水果时发现:配送公司按“优级红富士苹果(单价11元/千克)”采购清单送达的货物,实为品级、口感更低的嘎啦果,且配送单仍按红富士单价核算。教师代表第一时间拍照上报,耿根强校长10分钟内赶到现场,比对样品、核对明细后当场决策:“问题水果全部退回,重新配送必须提前确认样品,确保符合标准。”

同日验收土豆时,教师再次发现部分土豆表皮附着沙土、石子,不符合“无杂质、无变质”准入标准。耿根强校长蹲身查看后当即要求:“带沙土的土豆绝不能进后厨!供应商须增加‘预清洗’环节,验货小组重点核查,确保每颗土豆达标。”

两起事件的快速处置,正是鄢陵县校园食堂“从严监管、快速响应”机制的缩影:一方面,轮岗教师坚守职责、严谨细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另一方面,校领导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接到汇报即刻到场、现场拍板,用“马上就办”的行动力筑牢安全防线。

四、以点带面促提升,深化改革成效

“海棠路小学的实践,是全县学校食堂‘校长带头守安全、全员齐心护学生’的生动写照。”鄢陵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各学校已以海棠路小学为榜样,纷纷细化食材验收标准,推广“食材品级对比图谱”“价格公示核对”等措施,建立“校长负责制+教师轮岗监督+家长代表参与”的多元监管体系。

下一步,鄢陵县教体局将持续以“严标准、实举措”深化食堂改革,通过典型引路、制度保障、全员参与,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让“质优价廉、安全放心”的校园餐成为全县教育民生的“暖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