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镇河长制工作的全面落实,不断夯实河长制工作基础,鄢陵县安陵镇以“六化”建设为契机,开展“六个一”活动,进一步开创河长制工作新局面。
夯实一个阵地
近年来,安陵镇为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在镇办公用房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专门设置了安陵镇镇河长制办公室,并将相关制度和水域图上墙,投资5万元配备了电脑、彩色打印机和办公桌椅,有效的改善了办公环境,为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工作提供了阵地保障。
列支一笔经费
该镇将河长工作经费列入镇政府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用于河道保洁、办公条件改善及河堤维护,今年来,共投资1万元,对22处河长制公示栏进行了更换,出动人力1260人次,对河道进行保洁和管护。
专职一批人员
召开党委会议,明确了2名河长制专职人员,专门负责镇河长制工作,镇水利站工作人员积极协助参与河长制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选拔一批能吃苦,工作积极性高的河道保洁员,每年开展一次优秀保洁员评选并授予“清洁卫士”称号,为河长制工作保驾护航提供了人员支撑。坚持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处理“制度,落实散居农户生活垃圾每天专车专人定时定点收集,确保水岸无堆积、淤积垃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100%,有效处理率93%以上。
健全一个体系
做到组织体系全覆盖,镇党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镇长任总河长,镇级领导任4条河镇级河长,镇纪委、镇人大领导分别任河道总督、总监,流经各社区支部书记任6个河(湖)长。
对辖区内4条河流制定了综合治理、管理保护实施方案,细化了目标、任务、问题、责任“四张清单”,水质改善长期目标和年度任务。做到河(湖)长制“四同”(同等重视、同等安排部署、同等督促检查、同等考核奖惩),坚持“五不”(部署工作不漏、督促检查不少、考评考核不缺、持续整治不懈、信息报送不断),把管理保护触角向“毛细血管”延伸,解决水环境管理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明确镇、村两级河长职责,各级河长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工作,定期召开河长工作会议。今年召开镇级河长工作会议2次、河长制办公室联席会议3次,镇级河长累计巡河48次,村级河长累计巡河600多次。
开展一批活动
近年来,安陵镇为宣传河道整治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河道环境,形成“人人爱河,人人护河”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了镇人大代表巡河、组织团员开展大手拉小手共护母亲河及巡河“大比武”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参与护河的积极性。
打造一个“样板”
围绕汶河旅游规划总投资1.4亿元,规划项目围绕汶河东西两岸进行绿化、亮化、铺装,修建凉亭、木栈道、篮球场、儿童滑滑梯等娱乐设施。一是投资600万元,建成健身娱乐场所,建设有篮球场、儿童滑滑梯、健身器材等一些娱乐设施。二是投资1500万元实施亮化工程,安装七彩呼吸灯、七彩灯笼、庭院灯、草坪灯等30000个。三是投资1200万元建成木栈道,围绕汶河建设了东西两岸木栈道,方便群众前来散步、游玩,感悟汶河的魅力。四是建设网红打卡桥。既方便了市民的通行,又成为汶河上的靓丽景观,是网民打卡的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