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可以禁锢城市,却无法禁锢爱。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望田镇团委先后组织200余名优秀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一遍遍拨打着流调信息排查电话、仔细核对着返乡人员的返乡时间以及乘坐交通工具等信息、他们主动承担起防疫卡点值守任务,对出入村(社区)人员进行测温、扫码、登记。大学生志愿者化身疫情防控“宣传员”、“守门员”、“排查员”,成为望田防疫的一支重要力量。
贾浩洋:国有所需,必有前行
我叫贾浩洋,是一名共青团员,就读于吉林大学。现在是望田镇团委的一名志愿者。
小时候特别喜欢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面有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给我带来极大的影响。从小我就想为家乡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一直以来由于年龄太小、能力不够而没能为家乡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在高三毕业后因暴雨导致我家中受灾,困难之际,又正是因为团委和社会好心人士的资助我才得以顺利进入大学。这更加坚定了我要为家乡和社会做一些贡献的决心。
2021年暴雨和疫情来袭,我第一时间参与了团委组织的防洪抗疫志愿活动,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上红马甲。在我们的坚守下,送走了七月的洪水,战胜了八月的疫情。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团学组织,参加了“纸短情长,守望箱助”,“冬日送暖”,“蒲公英”等志愿活动。
今年寒假返乡后,家乡再次遭遇疫情。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必有前行。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在疫情反弹之时,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村卡点,我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和外来人员劝返;在村支部,我进行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在镇政府,我进行信息整理处理。工作忙碌而又充实。
在上门登记信息的时候,一个老乡见到我之后紧紧拉着我的手说:“我知道你们志愿者都是义务工作,你们辛苦了。“短短几个字让我几乎潸然泪下。这一刻我觉得我得到了乡亲们认可,也用自身所能为家乡做了绵薄之力。
我很感谢团委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得以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和社会。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奉献,那一定是志愿红。请党放心,请人民放心,我会一直不忘初心,将疫情防控进行到底!
龙向阳:在疫情防控一线绽放灿烂青春年华
龙向阳是河南理工大学2019级的一名学生。当疫情再次肆虐,怀着回报家乡的热情,他主动加入望田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与困难作斗争,为家乡战“疫”贡献力量。
1月7日,望田镇全员核酸检测,一大早,龙向阳便来到村内广场布置场地、划分一组十人的一米安全线、顶着严寒组织检测人员排队、录入核酸检测人员信息,协助完成采样工作,仅用三个小时的时间便完成690人的核酸检测任务。中午,简单扒拉两口饭,他便转战到下一个核酸检测点。面对每一位前来做核酸检测的村民,每一次检测人员的疑惑,他总是耐心讲解,做好每一份信息的录入工作,最终于下午5:30圆满完成两个村庄1430余人的核酸检测人员信息的录入任务。
不仅是做好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他还每天坚守村庄卡点,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引导来往人员扫“两码”,做好测温、信息登记,耐心讲解各项防疫措施,帮助村民了解疫情防控政策,呼吁外地返乡人员及时报备行程信息,并且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其他工作中。他为家乡战“疫”工作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肩负起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赵志鹏:疫情当前,责任在肩。心之所向,行必所至。
疫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赵志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家乡的防疫志愿者工作。他先后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人员排查、村内环境消杀、信息统计、卡点值守、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赵志鹏的踏实能干、耐心服务是他不变的态度。村里的群众对他每一次的肯定,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疫情当前,责任在肩。心之所向,行必所至。在抗击疫情中我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在面临困难时候展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愿意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帮助我们的城市恢复正常运转。少年有梦正当时,愿春暖花开,疫情散去,国泰平安。”
龙旭:积极面对疫情,将志愿服务坚持到底
疫情突袭家乡,商丘工学院的龙旭在了解到团委正在招募志愿者后,第一时间报名并投身到了镇村疫情防控工作队伍当中。每天戴好口罩,携带酒精消毒剂、体温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熟练的过程。对进入村庄的人员测量体温并登记、记录外地返乡人员、解释说明疫情防控政策、夜间值班值守、协助核酸检测、入户统计信息……防疫事项虽然有很多,但他尽心尽力,对自己的工作做到细致入微,保障每个人的安全。
“在我们村卡点,有些上了岁数的老党员,他们每天到得非常早,坚持时间也是最长的,给我们起着极好的带头作用。我们要向榜样看齐,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将志愿服务坚持到底,不断为国家抗击疫情注入青年动力。”
疫情期间无小事,平凡的付出也是一种勇敢,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望田镇广大青年志愿者们坚定初心,砥砺前行,以自己的力量与祖国同行,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战“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