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着力抓好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充分利用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重叠套合的区位优势,围绕纺织、板材、建材三大主导产业,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力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持续做好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等工作,健全重点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快推进县城乡融合产业园、第三污水处理厂、新区医院等重点项目进度,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早投产、早见效。
二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常态长效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机制,重点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力争完成全年5000户改厕任务,打造一批“四美乡村”“五美庭院”,持续擦亮全省第一批“美丽小镇”牌子。围绕农民增收,积极推广中草药种植,初步谋划林地、河滩地种植元胡、白术、玄参等8类中草药1000余亩,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五星”支部创建力度,力争实现争创“五星”支部社区1个,“四星”支部社区7个,“三星”以上支部社区25个,城市社区三星以上支部2个。
三是着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兜牢安全责任底线,紧盯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汛减灾、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强化值班值守,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和重点人员管控,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开展“三零”创建、“六防六促”活动,主动排查化解矛盾问题,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是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实现应纳尽纳,确保被监测对象享受到相应政策,做到真落实、真帮扶。努力补齐短板弱项,认真研究相关对策,分析原因、因户施策,切实解决稳岗就业、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同时,进一步整合村组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等力量,加大帮扶力度,确保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五是着力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常态化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严控工业污染,聚焦重点区域,加大“三散”企业治理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大“双违”整治力度,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约束和调控作用;扎实开展“四水同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污染水体,对全镇过境的二级河、大浪沟、219省道边沟、社区坑塘等水体加强治理。
六是着力保障民生民本政策落实。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征缴面,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助的社会保障目标;做好特困供养、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害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辖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认真组织好就业技能各项培训,重点是做好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按照“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要求,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最大程度实现利企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