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镇朱元庄社区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聚焦民生需求,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高质高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
一是环境焕新颜,家园展新貌
“经过社区治理后,现在的环境又干净又卫生,也有人全天不间断清理垃圾了,我们再也不用在夏天闻臭气、雨天踩污水了!”在此居住的吕保才高兴地说。龙源驾校门口有一处垃圾场,由于周边面积广、垃圾箱少,造成生产、生活垃圾堆积,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特别是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更是给群众造成了不便,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方便,也引起了周边居民的不满。社区党支部书记吕学民得到居民反映后,第一时间带领社区干部实地查看,经过走访了解,征求居民意见后,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们加班加点,动用施工机械对龙源驾校门口堆积垃圾路段进行了全面清理。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还与上级部门联系,合理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摆放点,规范倒放垃圾时间段,并安排专人负责巡逻和清洁,以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更满意、让生活更舒心。
二是贴心照料送温情,困难居民有依靠
“要是没有咱社区和干部一次次到咱家帮忙,俺一家都不知道日子往后咋过,真不知道咋感谢……”。居民吕德勇的老父亲激动地拉着社区干部,泪眼蒙眬。儿子吕德勇是一位唐氏聋哑人员,没有正常劳动能力,与85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平时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家庭生活深陷困境。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后,认真询问吕德勇的家庭情况,通过社区及居民组共同商议后,便主动上门帮他收集申请低保所需的各类证件、复印件等相关材料,积极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社区还将吕德勇一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定期上门走访,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资,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看病难、生活难的问题,在社区的关爱下,吕德勇也对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三是跑腿代办减负担,便民服务零距离。
满含热泪的高红梅老人紧紧握着社区工作者的手,哽咽地说道:“要不是你们随叫随到,我们这把老骨头不知遭多少罪,孩子不在家,平时多亏你们照顾,谢谢,谢谢你们!”为解决高龄、残疾等特殊群体出门难、办事难问题,社区推出“跑腿代办”服务。高红梅老人今年85岁,其老伴崔顺清今年93岁,两位老人腿脚不便,办理事务困难,得知情况后,4月15日上午,由社区干部马改清及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小分队,上门为高龄老人高红梅及家属办理高龄津贴。马改清和社区干部给老人详细宣传了高龄津贴及刷脸认证的有关政策,在完成刷脸认证后,还与老人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叮嘱老人要做好健康防护、保重身体有问题找社区。
四是矛盾化解不出组,邻里和谐筑平安。
社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重点关注邻里纠纷等隐患。因安正地产公司建围墙引起居民张广更房屋裂缝问题,引发邻里矛盾激化,甚至发展到堵门阻止施工的地步。得知情况后,社区调解小组立即行动,主动约谈双方当事人。面对剑拔弩张的双方,社区干部张向东化身“润滑剂”,采用“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协商”的方式化解僵局。一方面,向安正地产公司说明产出裂缝造成居民损失的法律责任,引导其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安抚被扰居民情绪,承诺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社区居民张广更自愿接受安正地产公司的补助款后,不再以房屋裂缝问题为由影响安正工地正常施工。双方对调解的结果很满意,一场“房屋裂缝风波”在理解与包容中画上句号,此时调解问题的张向东和社区干部也忘记了疲惫,如释重负。居民张广更开心地说道:“多亏你们的耐心调解,我们这点事才解开了心结!要不是您反复沟通、两头撮合,这疙瘩不知道要记多久,这份恩情我们当事人双方都记在心里了!”每一次调解完双方握手言和的背后,都是社区治理温度的体现,都是对“小家大爱”最好的诠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朱元庄社区开展的一项项民生实事的顺利完成,就像一股股暖流,流淌在居民心间,温暖着每一个家庭。社区将持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让为民解难题、办实事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工作,真正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绘就更加美好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