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乡镇信息
马坊镇:全力护航助“三秋”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0 15:24】   【阅读次数:】  【字号: 】  【我要打印

金秋时节,乡村的田野本该是“晒秋”的热闹场景,家家户户忙着庆丰收、归仓廪。然而,连绵不绝的阴雨却打乱了节奏:田间积水阻碍收割,刚收回的粮食因无太阳晾晒堆在屋内发潮起热,留守老人望着地里的农作物急得直跺脚。“雨不停,收不了;收回来,晒不了”,成了村民们心头的难题。关键时刻,马坊镇组织各级帮扶干部主动下沉田间,以“抢时间、解难题、保丰收”为目标,为群众提供免费晾晒场、调配烘干机、上门帮助秋收等务实举措,与阴雨天气赛跑,为三秋生产筑起“坚实防线”。

近乎“包月”的阴雨让村里许多农户的粮食“无处安身”,有的堆在屋檐下,有的铺在自家狭小院子里,眼看就要发霉变质。得知情况后,二郎庙村党组织和帮扶干部及时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清理村内闲置文化广场,平整地面、铺设防雨布,并利用养老服务中心二楼、二郎庙村委会二楼、二郎庙小学等4处总面积达3250平方米的“共享晾晒场”,解决了群众“晒粮难”的问题。同时,由村“两委”干部及骨干党员组建的“助农小分队”,在国庆期间主动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及时抢收秋粮,既保护了老人的劳动成果与经济收入,又温暖了民心。

在刘桥村,花生种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全村花生面积达300余亩。由于阴雨天不断,湿花生存放超过两天就会发芽、霉变,村民们刚收的花生眼看就要“烂在手里”,刘桥村党组织帮助群众寻找到了3家大型烘干机,成了“救命设备”。“这机器太及时了!以前花生靠天晒,遇雨就得烂,现在烘干后颗粒饱满,一点也不影响卖价!”村民刘大哥将刚收割的花生运到“烘干服务点”,帮扶干部和技术人员忙着称重、调试机器。截至目前,刘桥村的烘干机已累计处理100余亩耕地所产的湿花生,惠及30余户村民,解决了花生霉变的“老大难”问题。与此同时,针对村内尚未收割的花生地块,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进行抢收,确保剩余花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从二郎庙村的晾晒场到刘桥村的烘干机,从帮扶留守老人的暖心举动到全镇统筹的高效调度,马坊镇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田埂,用实干解决难题。他们的身影穿梭在金色的田野,既是秋收一线的“战斗员”,也是农户身边的“服务员”,以初心守护着粮食安全,用担当托起了村民们的“丰收梦”。